1. <p id="bqvae"><del id="bqvae"></del></p>

    1. <table id="bqvae"></table>

    2. 復養豬場如何做到安全生產?

      發布時間:2020-08-14 瀏覽人次:

      (一) 當前豬場復養的幾種模式


        1、利用本場耐過(存活)下來的種豬和三元母豬進行復產


        2、全面清場后,場內嚴格洗消,引入陰性二元或三元母豬開始復產


        3、新建豬場引入陰性豬開始生產


        但無論哪一種模式進行復產,大部分豬場都會進入發生非瘟——拔牙——逐步穩定——散發病例——生產成績差——再次發生的怪圈。




       ?。ǘ?豬場復產發生非瘟的主要原因


        1、現有唾液和血液檢測并不能完全缺定豬群真實帶毒情況,哈獸研監測結果證明,對于曾經出現過種豬發病的豬場,復養后雖然某些豬從出生至出欄表現為臨床完全健康,但屠宰場跟蹤的結果是17.2%的豬只屠宰檢測其關節液、肺門淋巴結、扁桃體取樣檢測陽性,以關節液檢出陽性率最高。表明已有隱性帶毒豬的存在,類似新冠的無癥狀感染,這是豬場非瘟防控的最難點;


        2、白瓶苗的使用,造成非瘟弱毒株的人為擴散,既導致豬群生產性能下降,也給豬場豬群造成長期帶毒的隱患;


        3、今年多地暴雨洪水,大雨洪水所到之處,場外大環境中的埋點、污染點,場內易忽視的污染死角,沉渣泛起,造成場外傳入、場內擴散頻發;


        4、大部分經歷非瘟的豬場一年多時間里無法完善其生物安全漏洞。


        ●


        復產背景下安全生產方案


        ●


        堅守并持續完善生物安全,防止外界強毒進場,主要關鍵點有:


        1、嚴把引種關,對種豬必須進行抗原和抗體檢測,且抗原、抗體檢測雙陰性種豬才能進場。


        2、抓好賣豬這一高風險環節的管理工作,設立中轉車以及賣豬中轉場,嚴禁外來拉豬車進入甚至靠近本場區域,調查表明70%以上的傳入均是賣豬環節所導致。


        3、做好人員管理,外來人員、外出返場人員進場消毒、隔離環節嚴格細致。


        4、集貿市場是重大污染點,從市場采購的所有物品需嚴格消毒檢測后方能入場,能浸泡的物資盡量浸泡,不能浸泡的必須有足夠的熏蒸時間。


        異常豬的處理


        出現發熱、厭食、精神沉郁等異常狀態的豬只,尤其是在重點易感豬群(產后十天內、懷孕后期、配種前后、大體重育肥豬),按照非瘟防控預案緊急拔牙,及時隔離和淘汰,對于疑似問題豬寧可錯殺不可放過,確保剩余大群體安全。不可依賴檢測而貽誤最佳拔牙時機,造成大面積擴散。


        激發和持續提升豬群抵抗力


        提高豬群自身抵抗力,種豬群全群添加康之源4kg/t,兩周后降至2kg/t持續使用,試驗表明康之源使用45天后,可以達到豬群轉陰(血液或唾液檢測)。

      av免费在线观看

      1. <p id="bqvae"><del id="bqvae"></del></p>

        1. <table id="bqvae"></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