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我國養豬業的不斷發展,養豬業在養殖規模、自動化水平、品種改良以及疫病防控和營養保健等方面都得到了顯著改善和提高。然而,隨著國外優良豬種的不斷引入,母豬的繁殖性能不斷提高,同時對飼養管理和營養水平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規?;?、集約化的豬場舍內飼養密度高,空氣質量差,母豬普遍使用限位欄飼養,使母豬的生存活動空間受到嚴重限制,導致母豬激素水平紊亂,抵抗力下降,出現異常行為和應激現象等,降低了母豬生產水平,縮短了母豬利用年限。此外,管理不到位、營養不均衡、高生產性能母豬自身的適應能力差、疫病的發生、長期濫用抗生素和激素類藥物使得豬群普遍出現亞健康,導致母豬出現發情困難,屢配不孕,產弱仔、死胎比例高,泌乳性能不佳,母豬淘汰率高等繁殖障礙問題,使得豬場效益受到嚴重影響。母豬的繁殖障礙問題已經成為集約化、規?;i場面臨的最主要的制約因素之一,嚴重阻礙了養豬業的發展。如何解決母豬繁殖障礙問題,提高母豬的繁殖性能,直接影響豬場的生產成績和經濟效益,已經成為規?;i場管理人員關心和亟需解決的熱點和焦點問題。
1、造成母豬繁殖障礙問題的因素分析
造成母豬繁殖障礙問題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遺傳因素、營養因素、生產管理和技術水平及疫病因素等。
1.1 遺傳因素
在實際生產過程中,會發現有少數或個別母豬出現由于先天性遺傳因素造成的生殖器官病變或畸形,甚至還有兩性豬。遺傳性因素造成的繁殖障礙主要表現有生殖器官發育不全、畸形,子宮發育異常,性腺機能減退,卵巢囊腫及輸卵管阻塞和子宮頸閉鎖等繁殖障礙。
1.2 營養因素
如果母豬飼糧配比不合理,能量水平過高,會使母豬攝入過多的能量導致母豬過肥,尤其是在限位欄飼養缺乏運動的母豬,往往會使母豬的卵巢、輸卵管和子宮角等部位沉積過多的脂肪,造成肥胖性繁殖障礙;如果母豬飼糧的能量和蛋白的不足,會使母豬出現瘦弱、抗病力差,生殖器官發育不良、初情期推遲甚至不發情等;如果母豬飼糧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和比例失調,同樣會影響母豬正常繁殖性能的發揮,如降低受胎率,胎兒發育不良,出現弱仔、死胎、木乃伊,降低活仔數,甚至引起流產等繁殖障礙性問題??傊?,母豬的能量及蛋白質的水平和來源、鈣磷等微量元素的比例和水平、維生素的添加量和不同維生素之間的比例都會影響母豬的發情、排卵和自身及胎兒的生長發育,甚至影響母豬自身的健康和免疫力,進而影響母豬的繁殖性能。
1.3 生產管理和技術水平
豬場后備豬的選留,不同階段母豬飼喂策略,預防、保健計劃,豬舍環境控制和生物安全措施的執行情況等,都會對母豬的正常繁殖和生產性能的發揮起到重要影響。制定嚴格的后備母豬選留標準并執行,對降低后備母豬淘汰率和豬場損失非常重要;不同階段不同胎次(初產和經產)母豬實行差異化的飼喂策略,做好豬群的預防保健工作,是豬場得以正常生產和穩定的基礎和保障;豬舍環境直接影響豬群的健康和正常生產性能的發揮,豬舍潮濕、光照不足、通風不良、空氣污濁、運動空間不足以及噪音、驚嚇等應激因素很容易使母豬出現繁殖障礙;舍內、舍外消毒不到位,用具、接產人員手臂未消毒,助產不當引起的機械損傷,人工授精時消毒不徹底或公豬精液含有炎性分泌物等,另外后備母豬配種日齡過早或過遲,配種時機把握不準,公豬精液質量差等都會引起母豬的繁殖障礙。規?;B殖場要提高生產管理和技術水平,就要管理好豬場一線員工,激發員工的能動性和積極的工作態度;收集整理生產數據、發現問題,并及時作出調整,以改進飼養管理水平;同時要對豬場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定期培訓,提高其管理和技術水平。
1.4 疫病因素
造成母豬繁殖障礙的疫病因素主要有傳染性疾病、霉菌毒素中毒、營養缺乏性疾病、藥物疫苗的濫用等。傳染性疾病有細菌、病毒和寄生蟲感染,如豬丹毒、豬大腸桿菌病、豬布魯氏菌病、豬瘟、圓環病毒病、藍耳病、偽狂犬病、細小病毒病、乙型腦炎、弓形蟲病、衣原體病等都會造成母豬出現不同程度的繁殖障礙問題;霉菌毒素是霉菌的次級代謝產物,有些霉菌毒素具有極高的毒性。豬作為對霉菌毒素最為敏感的動物,其在繁殖過程中出現霉菌毒素中毒是常見的現象。與母豬繁殖性能相關的霉菌毒素主要包括玉米赤霉烯酮、黃曲霉毒素B1、T-2毒素、嘔吐毒素等。營養缺乏性疾病在母豬生產中也很常見,如由于長期鈣、磷缺乏或比例失調導致的母豬產后癱瘓和仔豬佝僂病,由于生物素的缺乏引起母豬跛行的發生,由于營養缺乏引起的母豬二胎綜合征等。藥物和疫苗的濫用也會造成母豬的繁殖障礙,妊娠母豬注射地塞米松、磺胺類藥物、氟苯尼考、氯前列烯醇以及利巴韋林等藥物有可能造成流產和死胎。此外,疫苗使用過多也會引起母豬卵泡萎縮以及妊娠母豬流產等頑固性繁殖障礙。
母豬繁殖障礙問題的出現直接導致母豬非生產天數的增加和母豬淘汰率的上升,降低了母豬的生產和使用效率,嚴重影響豬場的生產成績和經濟效益。只有從不同角度,全方位地采取綜合措施,才能有效解決母豬的繁殖障礙問題。
2、當前規模豬場母豬繁殖障礙問題的解決渠道
目前國外引進的優良雜交豬種在我國規模豬場占據絕對優勢。這種良雜豬種普遍性成熟較晚,生長速度快,因此相應的其初配日齡和初配體重也較大。同時后備母豬不發情、發情不明顯或發情時間較短等情況在規模豬場普遍存在。由于母豬體重較大其維持代謝所需的營養較高,初產母豬生產的仔豬體重偏大(個別仔豬體重高達2.0~3.3 kg),仔豬吃奶能力強,食欲旺盛。然而調查發現,初產母豬哺乳期的采食量卻普遍較低,這就形成了母豬能量供需的巨大“剪刀差”。種質優良、飼養管理和技術水平較高、疫病控制較好的規模豬場,其母豬產仔數和斷奶仔豬數均較高,這時母豬的營養便成為決定母豬生產性能發揮的主要因素。母豬妊娠后期胎兒生長發育較快,仔豬70%的體重都是在妊娠后期30天內生長完成的。如果妊娠后期母豬飼糧中營養水平不足或比例失調,將導致妊娠后期仔豬生長發育不良,所產仔豬大小不均,弱仔、死胎比例上升等情況。此外母豬哺乳期間至發情配種后兩周內,母豬還需要為下一繁殖周期的正常啟動以及配種后受精卵的發育和著床做好準備,而母豬經過哺乳期的失重后,在配種完成后還要面臨限飼關,這就對配種后母豬日糧中與生殖相關的營養素補充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妊娠早期為了達到降低母豬日糧中能量水平而忽視與生殖相關營養的補充,必定會使早期胚胎質量降低、受胎率下降,進而影響仔豬妊娠階段后續的生長和發育。
根據母豬自身生理特點和不同繁殖階段對飼糧營養水平的需求,制定不同的飼糧營養標準和飼喂策略至關重要。在母豬妊娠后期(產前4~5周的攻胎期)、整個哺乳期(泌乳及產后恢復期)和斷奶后最初的4~5周(斷奶后發情、配種及妊娠早期),母豬對能量、蛋白質、維生素、微量元素等需求量很大,在這段時間內,有效能量、蛋白質、維生素、微量元素的日攝入量對繁殖性能的發揮至關重要,適時地補充這些營養物質才能確保機體內各個代謝活動正常、高強度的健康運轉,高產的母豬尤其如此。如果在這段時間內母豬持續地處于營養物質總能負平衡的狀態下,必然會引起母豬生產性能的下降,甚至母豬繁殖障礙性疾病的發生。
3、解決母豬繁殖障礙性問題新理論的提出
針對行業內規模豬場普遍存在的母豬繁殖障礙難題,筆者所在單位的專家和技術團隊避開了“頭痛治頭,腳痛治腳”的單純治標怪圈,經過十年的摸索、研究和試驗,總結得出造成母豬一系列繁殖障礙的主要問題就出在母豬妊娠期的最后4~5周、整個哺乳期和斷奶后最初的4~5周這三個關鍵階段。這三個時期母豬對能量、蛋白質、維生素、微量元素等需求量急劇增加,在這段時間內母豬容易出現營養物質總能負平衡。只有解決了這三個時期的營養物質總能負平衡問題,母豬的繁殖障礙問題才能從源頭和根本上得到解決。為此筆者所在單位從業界普遍關注的常規營養著手,創新性地加入非營養物質,利用非營養物質特殊的生理功能,提高母豬生產性能,破解母豬繁殖障礙這一行業難題。與必需的營養素相比,非營養素類植物功能性成分主要作用于細胞的節點和調節代謝通路等細微但重要的環節,比基本營養素在功能位點上更加精細、具體,從而發揮營養素作用之外的預防保健功效。相對于營養物質而言,盡管它們不屬于營養素成分,但是卻對動物機體健康和母豬生產性能的發揮具有相當重要的影響。例如大豆異黃酮是對大豆進行精深加工后的產品,它是從天然大豆中提取的一種生物活性素,因為它與雌激素的分子結構非常相似,能夠與雌性動物機內的雌激素受體相結合,起到雙向調節作用,安全且無副作用,所以又被稱為“植物雌激素”。非營養物質可以在一定程度緩解和補充由于營養物質輕微不足引起的母豬繁殖障礙問題,并能對常規營養物質起到相輔相成的生物學作用。
由此,我們提出了“能量負平衡”理論。在此闡述的“能量負平衡”并非傳統狹義上的能量負平衡,傳統狹義上的能量專指糖類、脂類和蛋白質中的化學能,又稱能值。在動物體內,化學能可以經各種生化反應轉化成熱能、機械能以及蓄積在動物體內的能量物質。而這里提出的廣義的“能量”是指包括能量在內的營養素和非營養素的總稱。在此提出的“能量負平衡”體系又歸屬于臨床營養的科學范疇。
4、“能量負平衡”理論在生產實踐中的應用
在母豬的產前一個月至斷奶后3~4周是母豬整個繁殖周期的關鍵階段。這個時期,母豬的正常采食量已經不能滿足母豬維持代謝、妊娠后期胎兒的高強度生長、泌乳期高泌乳量、產后恢復以及排卵和早期妊娠的營養需要。如果這一階段母豬本身體況較差,營養儲備不足,就出現了“能量負平衡”。此時母豬體虛、胎兒先天發育不良,容易出現母豬產程延長,胎兒在產道通過時間延長,造成仔豬缺氧或窒息的可能大大增加,出現弱仔、死胎的比率上升,進而可能會誘發各種疾病,使母豬出現繁殖障礙,以致淘汰。
針對母豬這一階段普遍存在的能量負平衡問題,筆者所在單位先后從繁殖營養、抗病營養、抗應激營養和疾病恢復期營養的角度入手,建立各種營養因子模型,并在實踐中進行試驗和驗證,逐步找到一組滿足母豬繁殖所需的常規營養物質和非常規的非營養物質目錄,組合成一套科技含量高、作用顯著的組方,彌補了業內解決母豬繁殖障礙的空白。這一組方在三十多個規?;i場現場試驗,取得了可靠穩定的試驗數據,其組方獲得國家發明專利。在母豬飼糧中添加專利產品“豬用多仔催奶”添加劑可提高奶仔豬數、仔豬成活率、母豬年產胎次及 160日齡出欄重,降低料重比??傊?,破解母豬能量負平衡問題,對于母豬生產實踐具有重要意義。